2023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帝国南疆——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将在长沙博物馆盛大开幕,下面来看看展览详细信息。

展览名称:帝国南疆——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
展览时间:2023年5月18日-11月12日
展览地点:长沙博物馆

长沙博物馆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详情介绍

此次特展汇集广州地区出土的秦汉珍贵文物250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4件套,在大一统视角下展示岭南文化肇始阶段的历史脉络和社会风貌。这也是广州秦汉时期文物第一次大规模来长沙集中展出。

展出背景

今年是广州考古70周年,也是南越文王墓发掘40周年。70年来,广州在秦汉时期考古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我们跟着展览,一起探寻广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原点,了解南越文王的奢华生活和秦汉番禺先民的生活图景,感受岭南地区开放务实、兼收并蓄的文化底色。

展品历史

南越文王墓,是华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墓主身份最高的汉代彩绘石室墓,被称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考古五大发现之一。

丝缕玉衣

本次展览中最重磅的明星展品——丝缕玉衣,正是出土于此墓葬。这件玉衣长1.73米,共使用2291块玉片。因年代久远且墓室多次进水,在出土时玉衣的丝线已经基本腐朽,玉片散落一地。考古工作人员使用石膏将玉衣整体打包运送至北京社科院,专家们共花费3年时间才修复完毕。

它的上衣采用的是对襟形式,好比我们现在常穿的衬衫,这种形式也是以前在文献和考古发掘中从来没有见过的新类型。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所见年代较早的一套完整玉衣,也是唯一一套形制完备的丝缕玉衣。

文帝行玺

这枚“文帝行玺”龙钮金印出土于墓主人的胸腹部位,是最可靠的身份物证,因此在当时考古发掘的过程中便确定了墓主人是南越文王。它是我国目前考古发掘所见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也是唯一的汉代龙钮帝玺。

文王是南越国的第二代王赵眜(mò),是第一代南越王赵佗的孙子。公元前203年,在秦末动荡不安的形势下,秦将赵佗在岭南自立为王,建立南越国并定都番禺(今广州)。根据史籍记载,汉初吕后时期,赵佗曾经僭号为“南越武帝”,其孙赵眜继位为第二代南越王之后,僭号为“南越文帝”。第三代南越王婴齐不再僭号称帝,故“藏其先武帝文帝玺”。

“蕃禺”铭汉式铜鼎

关于南越国的都城——番禺,南越王墓中还出土了一件意义非凡的铜鼎,它的盖上刻有铭文 “蕃禺”二字。“蕃禺”即番禺,是古代广州的旧称。这件“蕃禺”铭汉式铜鼎便是考察广州建城历史的重要物证。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兵统一岭南,使岭南地区在历史上第一次归属中央政权。随后,秦王朝在此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番禺是南海郡的郡治即政治中心,此时便已筑城,这是岭南最早的城市之一。后来在南越国建立之后,番禺便是南越国的国都。这就意味着广州建城已经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

秦汉时期丰富的考古发现,让我们得以了解岭南地区的悠久历史,包容开放的优秀传统,以及在多元交融、兼收并蓄的灿烂文化。作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史中的重要部分,直到今天仍熠熠生辉。关于南越国,关于南越王墓和南越王宫,关于古代长沙与番禺的联系……长沙博物馆等待您的亲临!

2023国际博物馆日

2023国际博物馆日

国际博物馆日为5月18日,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于1977年发起并创立。 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 中国博物馆学会于1983年正式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并成立了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每年5月18日在全国各省市区举办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 “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该主题旨在强调博物馆是促进社区福祉、人类美好生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主会场活动将在福建博物院展开。

您有任何问题,在这里提问!

后才能提问

还木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目前本站所有活动仅作为活动内容展示,无收费项目!

按照活动内容详情中的要求,到指定地点参与。

目前实行邀请制发布,可在页面底部获取联系方式。

门票为第三方平台提供,本站仅限推荐更多信息目的,购买行为完全在第三方平台完成,如有疑问请联系第三方平台及其门票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