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明代杰出造园家计成诞辰440周年,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园冶》等中国传统造园文化宝典精粹,促进风景园林学科历史和理论研究,中国园林博物馆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将于11月14日联合举办“哲匠营造——纪念计成诞辰440年学术研讨会”,助力中国风景园林理论研究和高质量发展。
会议时间:2022年11月14日(周一)9:00—16:00
会议地点:网络会议·线上直播
直播平台:快手、微博、北京日报新媒体
中国园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代的造园家师法自然,目营心匠,给我们留下了众多优秀的园林,也形成了很多集大成的造园理论,为中国园林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明代计成的《园冶》就是这样一部伟大的造园理论巨著。
纪念计成诞辰44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
哲匠营造 传承创新
深入探讨《园冶》理论及其现代意义,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以《园冶》等为宝典的中国传统造园文化精粹,促进风景园林学科历史和理论研究,为风景园林领域专家学者和从业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中国风景园林理论研究和高质量发展。
纪念计成诞辰44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嘉宾
李炜民
原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总工程师、原中国园林博物馆馆长
贺风春
苏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设计师、江苏省设计大师
郑曦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教授
张薇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特聘教授、武汉大学景园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顾凯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方惠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园林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王欣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教授、浙江农林大学图书馆馆长
董璁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
计成
字无否,号否道人。生于万历十年(1582年-1642年)。原籍松陵(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明代著名造园家,有《园冶》传世。
生平简历
计成青少年时代家境尚可,受到良好的教育,优游于经史子集之间,于诗词绘画有相当素养,还养成“搜奇”爱好,并在年轻时游历南北。但中年以后家境衰落,他本人也不顺利,正如其自云“历尽风尘”,一生艰辛坎坷。
计成并非出自名门望族,年轻时走南闯北,居无定所,学优登仕难以行得通。从其主观兴趣而言,他“少有林下风趣,逃名丘壑中”,因此,久资林园。当然,长期从事造园,不仅是兴趣所致,还是谋生所需。在明代,由于造园市场主体是那些富贾达官,计成必然与他们打交道,但这并非依附朱门,而是凭造园技艺谋生,完全是自食其力。家庭成员中,妻子未见诸文字,他较晚得子,膝下至少有两个儿子,名曰长生、长吉。53岁完成《园冶》时,两个儿子尚处“但觅梨栗”阶段。按陶渊明《责子》诗“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的说法,当时不足10岁。
计成还是一位诗人,时人评价他的诗如“秋兰吐芳,意莹调逸”,但诗作已散佚。
造园成就
计成宗奉五代画家荆浩和关仝的笔意,属写实画派,因而喜好游历风景名胜。青年时代到过北京、湖广等地。中年回到江南,定居镇江,转事造园。在一次参观堆假山作业中提出了应按真山形态堆垛假山的主张,并动手完成了这座假山石壁工程。作品形象佳妙,宛若真山,于是名闻遐迩。明天启三年至四年(1623年-1624年),应常州吴玄聘请,营造了一处面积约5亩的园林,名东第园。代表作还有明崇祯五年(1632年)在仪征县(今江苏仪征)为汪士衡修建的寤园,在南京为阮大铖修建的石巢园,在扬州为郑元勋改建的影园等。创作旺盛期约在明崇祯前期。他根据丰富的实践经验整理了修建吴氏园和汪氏园的部分图纸,于崇祯七年(1634年)写成中国最早和最系统的造园著作——《园冶》,被誉为世界造园学最早的名著。提出了著名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理念。
还木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