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冰冰的化石如何更形象更有温度?远古生命“活”起来会不会让你更加想探索地球生命的神奇?9月25日,科学与艺术融合博物馆论坛-“从龙到鸟”国风科学绘画展暨电影《地球生命大冒险》首映式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举办,通过艺术手段展示了地球和生命演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下面来看看本次展览具体详情信息。
展览时间:2022年10月1日~31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
展览地点: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展览门票:凭预约入馆观展
展览背景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科学家在辽西地区发现了一批带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引起学术界轰动,也为“鸟类的恐龙起源说”提供了实证。
亿万年前的“鸟”与现在的鸟有什么不同呢?为了清晰展示鸟类的演化过程,让化石更形象、更直观,更有温度地展现给公众,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指导下,由著名古生物学家季强教授监制,北京一彩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推出了由著名国画艺术家李辰绘制的“从龙到鸟”系列国风科学复原图。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王永栋介绍,过去还原古生物样貌主要通过模型、数字绘画等手段,这次将古生物与中国画技法结合,表现手法更加细腻,更有中国特色。
以工笔丝毛技法表现身体表面栗色的原始羽毛,以没骨画法描绘身后的热河群植物,以石青、石绿设色环境,再配上题款、印章……被誉为“世界第一只鸟”的原始中华龙鸟在宣纸上栩栩如生,尽显中国画“以神写形、以形传神”的审美意蕴。
本次开启首展的系列作品正是以国际古生物科研成果为依据,以发现自中国辽西地区的18件恐龙到鸟类进化的关键化石为原型,包括原始中华龙鸟、嗜角窃蛋龙、邹氏尾羽龙、赵氏小盗龙、千禧中国鸟龙、平衡恐爪龙、华美金凤鸟、赫氏近鸟龙、圣贤孔子鸟和朝阳会鸟等属。通过参考现有的骨骼化石及还原图,在国内首次采用工笔国画的艺术手法进行科学复原绘画创作。
《地球生命大冒险》将从10月1日国庆节开始,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正式公开放映,而“从龙到鸟”国风科学绘画展将于10月1日至31日期间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了。

还木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