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时光”——龚琳娜二十四节气古诗词音乐会,2022年8月7日来义乌近距离聆听龚琳娜述说四季的变化,感受春夏秋冬之美!
演出团体:龚琳娜、龚锣新艺术乐团
演出时间:2022/8/7 19:30
演出时长:120分钟(含15分钟中场休息)
演出地点:义乌文化广场剧院(稠江街道新科路2号义乌市文化广场2楼)
演出票价:480/380/280/180/120元(惠民)
演出简介:
龚琳娜和龚锣新艺术乐团在舞台上呈现的13首节气诗词音乐作品,以春、夏、秋、冬作为四个篇章。乐队组成主要以笙、笛子、扬琴、古筝四种中国乐器,大提琴和手风琴两种西洋乐器。
乐队现场演绎默契流畅,质感细腻,情绪饱满,音乐家不仅在各自声部贡献了精彩的演奏,还能够极好地把握音乐整体性,以室内乐的思维和表达与龚琳娜的歌声密切配合,相得益彰。
整场音乐会风格丰富多变,每一首都自成一格,彼此之间又相互衬托。值得一提的是,本场音乐会还有童声合唱团的演绎,孩子们的童声演出音准极佳,情绪与律动和乐队的配合都可圈可点。
主创介绍:
龚琳娜
歌唱家、中国新艺术音乐创始人
1999 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龚琳娜的嗓音融合了中国戏曲和民歌传统中极为鲜明的声乐技法,其演唱常以中国古典诗词为主, 展现了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与创造力,有一种打通古今的力量。一直以来,龚琳娜致力于推动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在她的不断探索和努力之下,龚琳娜已成为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的领路人,在中国乃至世界乐坛广受好评。此外,龚琳娜还致力于为中国声乐艺术建立现代化与学术性并存的声乐教学体系, 助力更多中国歌手发现自己,认识自己。
老锣
制作人/作曲家
1966年出生于德国慕尼黑,是中国新艺术音乐的作曲家。1993年,获得德国国家奖学金,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中国音乐。二十多年来,他把中国和欧洲两种文化对自己产生的影响,融入到自身的音乐创作中,成就了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他的作品,破除既有音乐风格的界限,基于中国文化精髓之根,立于中国艺术音乐创新之上。2014年,为香港中乐团和湖北编钟乐团创作作品《钟乐和鸣》;2015年,为屈原的楚辞《九歌》创作了大型清唱剧《中华安魂曲》,并为笛子、唢呐、琵琶等创作协奏曲、中国民乐室内乐作品、中国新艺术歌曲、古诗词歌曲近百余首。2016年担任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开幕式艺术总监。2017年开始创作《龚琳娜二十四节气歌》,2018年7月上海民族乐团成功演出老锣作品音乐会。近年来的代表作:《桥》《江南四季》《易水歌》《西行》《旷野漫步》等作品,既让人领略到笙、二胡、唢呐与竹笛等民族乐器的魅力,也感受到老锣对中国音乐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聂云雷
乐团总监、青年笙演奏家
北京京剧院青年团乐队队长、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客座副教授
第21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作品《霸王别姬》音乐总监。他从小学习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热衷于民族室内乐的演奏,能够将戏曲的演奏方法自如的运用到乐队的合作当中,在演奏方面以“灵活”著称。2005年于中国戏曲学院戏剧场成功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与龚琳娜、老锣合作十年来,演绎了《忐忑》、《金箍棒》、《静夜思》、《将进酒》、《山中问答》等经典作品。2018年带领乐队参加了广东卫视器乐真人秀节目《国乐大典》,并获得业内及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同年龚锣乐队获得“音乐先锋榜”国乐创新大奖!
龚锣新艺术乐团
这是当今最具活力,同时具有一流艺术素养和高超演奏技术的室内乐乐队。乐队的编制也体现出中西合璧的国际化风格,不仅有笙、筝、阮、笛箫、扬琴、二胡等中国传统乐器,还有手风琴、大提琴等西方乐器。乐队以演奏、传播新艺术音乐风格的中国民族音乐为宗旨,力图通过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来传播和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神韵。他们曾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各大音乐节的演出。2014年4月,在中山音乐堂成功举办“龚锣室内乐作品专场音乐会”。2015年在中央电视台“风华国乐”的节目录制老锣作品专场。2018年,“龚锣新艺术乐团”参加了广东卫视大型原创国乐竞演节目《国乐大典》,并获得业内人士及广大电视观众的高度评价与喜爱,同年龚锣乐队获得“音乐先锋榜”国乐创新大奖!
冀翔
音响总监、听觉艺术博士
他是活跃在国内的优秀音响师、录音师,在现场扩声制作、古典音乐录音和环绕声技术等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尤其对中国乐器在不同环境下的录音和扩声应用有着深刻独到的理解。在实际工作当中,冀翔以其细腻、自然和创造性的声音风格在业内受到广泛好评。
1.立春▪立春偶成
2.春分▪春晓
3.清明▪为伊消得人憔悴
4.谷雨▪一蓑烟雨任平生
5.海上升明月
6.火浴(乐队)
7.小满▪乡村四月
8.芒种▪山亭夏日
9.夏至▪稻花香里说丰年
——中场休息——
10.立秋▪少年游
11.秋分▪秋词
12.寒露▪断肠人在天涯
13.上下求索
14.小雪▪天下谁人不识君
15.走生命的路
16.冬至▪梅花醉
*演出曲目以现场实际为准

还木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