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曲艺音乐剧《成都家书》,这些沾满血泪与思念的家书,是最悲壮的精神火种,是最柔软的心灵史诗,在时空中永存。

演出时间: 2022-05-14 周五
演出场馆:重庆重庆国泰艺术中心剧院
演出票价:80,180,280,380
演出时长:以现场为准

曲艺音乐剧《成都家书》重庆站

大型曲艺音乐剧《成都家书》

出品人:沈  军

总监制:杨  阳

统  筹:潘  薇

编剧/作词:董玉方

导  演:杨佳音

作  曲:顾  磊

故事梗概: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在民族最危难的时刻,川人从未缺席;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川人从未缺席;在战斗最激烈的前线,川人从未缺席。本剧结合建党百年历程和四川英雄故事,以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以邓北风、魏草堂、胡天柴、雷芳芳、孟一枪为主要代表的四川籍战士英勇战斗、保家卫国的英雄故事。

家书,或是在长途奔袭的崇山峻岭间写下的情书,或是在硝烟弥漫的生死战场上写下的血书,或是在生命垂危的最后时刻写下的遗书。家书,或是年迈母亲寄往遥远战场的叮嘱,或是风华正茂的少女写给前线未婚夫的约定,或是深明大义的父亲送给女儿的牵挂……

一封封家书穿越成都与朝鲜,生动书写了战场与故乡之间的铁骨柔情,表现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生命追问,歌颂了个人与家国之间的崇高精神。这些沾满血泪与思念的家书,是最悲壮的精神火种,是最柔软的心灵史诗,在时空中永存。

《成都家书》唱段

唱段一《家书抵万金》

第一幕

唱段二《盼着儿子当英雄》

唱段三《一根扁担》

第二幕

唱段四《北风吹》

唱段五《英雄血》

唱段六《一封封的信》

唱段七《一个圈圈一个脑壳》

第三幕

唱段八《儿子当了英雄》

唱段九《青梅竹马》

唱段十《天南海北的慰问信》

唱段十一《见字如面》

第四幕

唱段十二《革命友谊开红花》

唱段十三《一根扁担》

唱段十四《英雄血》

尾声

唱段十五《忠魂》

唱段十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作词:麻扶摇  作曲:周巍峙

演出剧照:

编剧的话:

世间最悲壮的故事,一是为信仰远行,二是为家园留守。于是,有了远行人与留守者的声声呼唤,在万水千山中久久回荡。家书,连着战场的滚滚战火,也连着故乡的袅袅烟火,一来一去,一问一答,让家与国连成史诗。以正义之师行正义之举,烈士们的热血渗入大地,只为和平之花永久绽放。

导演的话:

七十年前,我们没有耳濡对岸的炮火。那是因为有一群最可爱的人,为我们蒙上了耳朵。

七十年后,我们目染着共和国的盛世,很多东西不应该被忘却,关于国,关于家,关于自己。

排演《成都家书》,初心很纯粹。只想告诉观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深切缅怀为我们带来和平盛世的先烈,在快节奏的时代,希望人们可以放缓脚步,重温那家书抵万金的悲怆与壮阔!

作曲的话:

每一位为国捐躯的英雄都不会被忘记,每一位血洒他乡的忠魂都会回家。为祖国谱写音符,用音乐向英雄致敬!我希望用音乐带着大家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们的信仰,去体验他们的爱恨。岁月幽长,山河已无恙,愿英雄安息,你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演出单位:四川省曲艺研究院

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原四川省曲艺团)成立于1963年,是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直属文艺院团,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类研究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川扬琴传承基地。主要传承、表演、研究项目包括四川扬琴、四川清音、四川竹琴、四川金钱板、谐剧等十余个国家级和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四川方言剧、四川曲剧、小品、散打评书、民族声乐、民族器乐等。

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是四川曲艺人才培养基地。历经半个世纪,培养和荟萃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老、中、青艺术家,有原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扬琴大师李德才;谐剧创始人王永梭;川派荷叶名家何克纯等。如今,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拥有国家一级、二级演员、乐员、编剧、作曲家60余位,其中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位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位。

您有任何问题,在这里提问!

后才能提问

还木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目前本站所有活动仅作为活动内容展示,无收费项目!

按照活动内容详情中的要求,到指定地点参与。

目前实行邀请制发布,可在页面底部获取联系方式。

门票为第三方平台提供,本站仅限推荐更多信息目的,购买行为完全在第三方平台完成,如有疑问请联系第三方平台及其门票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