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赛场上的国风国乐之花样滑冰配乐金博洋《卧虎藏龙》

要好玩APP下载

在今年2月8日的北京冬奥花样滑冰男单赛场上,中国选手金博洋选择了电影《卧虎藏龙》的配乐,羽生结弦则选择1969年日本NHK制作的大河剧《天与地》的配乐作为自由滑曲目。后者即将在北京冬奥挑战“地狱级”难度的4A——即Axel(阿克塞尔)四周半跳,在花滑历史上,这种超越人类身体极限的高难度,还未曾有人完成过。

作为北京冬奥中最有观赏性的人气项目之一,花滑备受瞩目,选手们的选曲也成为关注焦点。2月7日,歌手张靓颖在微博转发中国花样滑冰队运动员金杨和彭程在冬奥会上为中国队拿到8分的喜讯,感叹自己的音乐与花滑的又一次缘分,为中国队加油。

金杨和彭程在比赛中的选曲,是张靓颖为电影《夜宴》演唱的主题曲《我用所有报答爱》。这首歌并非首次出现在花滑比赛现场。早在2017赛季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上,中国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领军人物李子君就在自由滑中选择了这首带有歌剧色彩的中文歌曲,并邀请世界知名编排教练、加拿大人劳瑞为其编舞。

“选曲”是花样滑冰粉丝圈的行话,指的是选手在比赛现场选用的音乐。纵观今年的花滑选曲,电影音乐的比重相当大。意大利男单选了电影《白乌鸦》和《星际穿越》的配乐,阿塞拜疆选手用了电影《小丑》配乐,俄罗斯选手选择电影《1492天堂征服者》配乐,美国选手选择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配乐。中国选手金博洋和美籍华裔选手周知方,则同时选择了电影《卧虎藏龙》的配乐。

在花滑赛场上,金博洋、王诗玥和柳鑫宇都用过《卧虎藏龙》,这部电影配乐被认为是既具有中国风,又能被国际评委接受的音乐。

在奥运赛场这样重大的场合,选手们在选曲中常偏于谨慎,首选常是人们最熟悉的经典歌剧和古典乐。经典曲目能赢得评委青睐,但同时也会面临“撞曲”风险。一旦“撞曲”,同场竞争势必更激烈。中国选手在选曲上,很早就有“中国风”的意识。早在1994年,美籍华裔选手关颖珊就用了冼星海的《黄河》,陈露则在1995年用了中国台湾民谣《望春风》,李成江用过一曲《中国功夫》。2004年,申雪、赵宏博在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站上,以一曲深沉的《宋氏王朝》赢得第二个世界冠军头衔。

花滑从无声到有声,电影配乐、现代音乐和民族风格的音乐开始逐渐引入赛场,呈现多样化趋势,但一直限制不能使用有歌词的音乐。直到2014年,国际滑联才允许花滑配乐出现歌词。

除了张靓颖演唱的《我用所有报答爱》,花滑选手王诗玥与柳鑫宇也选过电视剧《陈情令》的主题曲《无羁》。

张柠印象最深的是,王诗玥与柳鑫宇在2020年花样滑冰中国杯表演赛中曾因选曲“另类”而出圈。当时,费玉清的《一剪梅》音乐响起,两人一登场就忍不住憋笑,后半段直接蹦迪。很多观众那一刻想起的,也是电影《夏洛特烦恼》中沈腾诙谐演唱《一剪梅》的情景,“冰上一剪梅”登上热搜,花滑选曲的审美一时也成为热议话题。

原文略有删减,来源:第一财经、新民晚报、南方新闻网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